坂田永胜堂麒麟舞

非遗传承

Service support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

申报地区 :深圳市龙岗区 来源 :广东省文化馆 关键字 : 时间 :2017.04.14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是根据“麒麟永远胜利”的意义而命名的,据记载该舞由坂田永胜堂麒麟队创始人熬头四(花名)于1840年创编,沿袭至今已传承有十一代,距今约170年的历史。现主要流行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村。

坂田永胜堂麒麟队组建于鸦片战争时期,为了避免外村人及强盗来袭,创始人熬头四为增加村中年轻人习武的兴趣,模仿动物猫的动作创编了永胜堂麒麟舞。将南派武术融入到舞麒麟中,麒麟套路与武术套路一脉相承。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常在春节期间或平时民间的喜庆场合表演,传统表演主要包括舞麒麟和武术表演。表演前麒麟头需进行隆重的开光仪式和表演前仪式。舞麒麟一般由两人完成,一人舞麒麟头,一人舞麒麟被。表演包括麒麟出洞、嚼脚、弄麒麟尾、打瞌睡、摆青、踢青、采青、水仙花、十字清、鹩花园、麒麟翻王等11个套路环节。通过伏、卧、弯、腾、跃、跳等动作,配合伴奏音乐的快慢节拍表现传说中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麒麟表演结束后为武术表演,有单打拳(南拳)、单棍、双棍对打、白手 对双刀、小刀对藤遮、双节棍、红缨枪、内针对铁钗、内针对凳、内针对藤遮、大刀、快耙、长棍等内容。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的伴奏乐器由锣、鼓、钗、滴鼓(双响筒)、唢呐组成,俗称五架头。其中以唢呐为开始信号,一声响后,麒麟伴着第一场鼓声跃出场,开始舞起。每个环节动作的变换,都是以乐器的节律变化为准。尤其是在 “弄麒麟尾”、“打瞌睡”、“采青”、“十字清”、“鹩花园”等环节,以唢呐、滴鼓演奏为引导。舞麒麟时“晃头”、“前进”等基本动作一般是以较为紧凑的锣、鼓、钗演奏。“麒麟翻王”是以鼓响为信号。武术表演也是在锣、鼓等的伴奏下进行。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十分注重麒麟队队员个人品德的教育,熬头四当年在成立麒麟队之初,便定下了入行的规矩和师训,告诫队员们必须以礼待人,不可仗学武欺人。入行后必须先学武,未精者不得学舞麒麟。这套规矩和师训一直被后人延续至今。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历经百年,一脉相承传承至今,是坂田人民在特殊环境下创作的动物舞蹈,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较高的民俗学和艺术价值。麒麟舞(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由于许多技艺高超的教头和老师傅相继离世,坂田永胜堂麒麟舞的不少高难度动作已失传;麒麟舞的完整唢呐伴奏也已濒临绝境,急需有关部门采取抢救措施。

 


   0

项目传承人

 

来源:songnengwang 栏目:非遗传承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4-03 21: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