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我国的发明拿去申遗却遭联合国打脸——盘点那些师从中国后来变成日本民族独特文化的内容之二十七:木屐

他山之石

Service support

山寨我国的发明拿去申遗却遭联合国打脸——盘点那些师从中国后来变成日本民族独特文化的内容之二十七:木屐

【顶尖原创】 作者:聪明岛岛主  日语顾问:王景辰
有一种木制拖鞋,如今大多数中国人没穿过、甚至都没见过;但在日本,却是人人日常必备的鞋子;而且,成为日本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甚至,还曾拿到联合国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这种木制拖鞋,就是我们本期的话题:木屐。
木屐,是汉服“足衣”的一种,原本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却跟和服一样,是最易被误解为日本的文化。虽然现代中国社会除了闽、越、琼等南方地区还有使用,但却被大多数中国人给遗忘了,仅仅留存在文学、艺术的记忆中;典型的印象就是日本人身穿和服,脚靸(音sǎ)木屐,似乎真是日本的本土文化。殊不知,日本的和服也是来自中国的服饰文化,我们前面一期专门聊过,至今日本的很多和服店都写着醒目的两个汉字:“吴服”。那么,木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又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木屐文化都包含什么内容呢?今天,我们来聊聊小小木屐的故事。



中国的木屐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木屐,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穿法,一眼就能区分与其他鞋履的不同。虽然到现代发展成中、外各种式样和材质,但基本的结构通常还是由三部分组成。
一是有个坚硬的底板,具有鞋底的一般功能。底板通常以木料制作,古时候称为“木扁”,木扁上面钻有几个小孔,用以绳系,这就是木屐的基本结构特征。制作木扁的木料,一般要求材质密致而坚韧,耐磨、耐折、不易腐烂,常见的有桑木、沙棠木、枹木等。在《南齐书▪祥瑞志》中,就有“(世祖)在襄阳,梦着桑屐行,度太极殿阶”的记载。
二是绳带,古代称为“系”。作为没有鞋帮的鞋子,绳带是连接脚与底板的纽带,也是拖鞋类鞋履的共同特征。关于木屐上的绳带“系”,南朝无名氏作的《提搦(音nuò)歌》这样唱道:“黄桑柘(音zhè)屐蒲子履,中央有系两头系。”
三是屐齿,安装在木扁底下。屐齿开头形状有扁平、四方、圆柱体等多种,其高度在6--8厘米之间,前后的高低大致相等;当然,也有活动的屐齿,后面我们再讲。屐齿是木屐不同于其他拖鞋的标志,具有抬高鞋底、防滑、防水、走泥地、登石阶等独特的功能,还能随步伐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诗云:“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只是诗中的“红杏出墙”四个字,不知为何引申为“女人出轨”的代名词了?哈哈哈。
总之,中国古代木屐的形制有很多种,到了魏晋时期其丰富度达到高峰,像人字拖那样夹脚的只是其中一种。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说:“‘屧’,音燮,又音替,字亦作‘屉’,是木鞋。”清朝的王筠所著的《说文句读》中说:“众经音义云‘:屧,凿腹令空荐足者也,然则以木为之而空其中也。”
说起中国古人穿木屐的历史,最早的传说可追溯到远古的大禹治水以后的时代,那时的人们在简易的木板上钻眼,穿上麻绳当鞋带就能行走。有文字记载的木屐是春秋时代,以后几乎各个朝代都有相关记载,并且,都带有很强的文学艺术色彩,很多故事让人感觉弥漫着浓烈浪漫的气息。
传说,第一个发明木屐的人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其中还有一个凄美的故事。最早记载这个故事的是战国时期的道家人物庄周,他在《庄子▪异苑》中写道:“介子推抱树烧死,晋文公伐以制屐也。”南朝时期的宋人刘敬叔在其作品《异苑》中,比较详细讲述了重耳与介子推的故事。当年晋公子重耳遭到迫害而流亡国外,在逃亡途中找不到食物饿晕了,一起逃亡的好友介子推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汤,重耳喝了肉汤苏醒过来,得知竟然是好友割身上的肉救活了自己,感动得嚎啕大哭。
十九年后,重耳终于重返晋国,继承了国君之位,大加封赏当年跟他一起逃亡的随从,居然把对自己恩情最大的介子推给忘记了!没有获得封赏的介子推却并不在意,认为当年割肉只是尽人臣之事而已,根本不值得重赏,于是带着自己的母亲隐居到山里。晋文公猛然醒悟到自己的巨大失误,立即派人去寻找恩人,许诺高官厚禄重赏,但介子推却隐藏深山不肯出来。晋文公一时心急,又犯了一次巨大的错误,他居然下令烧山,企图把介子推逼下山。可是,等手下人找到时,介子推与母亲已经双双抱着大树烧死了!晋文公追悔莫及,恸哭一场后,令人砍伐烧残的大树,劈成两块木板,做成木屐每天穿着,把足下“咔哒咔哒”的响声变成介子推的时刻提醒,激励自己励精图治,终于成就霸业。于是,“足下”,成为对人的敬称;于是,有了与清明节合一的“寒食节”。



春秋时期与木屐相关的第二个趣事,是“响屐廊”的故事。当年,越王勾践为了报仇设下美人计,将越国的绝代美女西施敬献给吴王夫差。好色的夫差见到西施惊为天人,被她的娇媚和歌舞给迷醉了,爱得死去活来,忘乎所以,没日没夜地沉醉在温柔之乡中。特别浪漫的吴王夫差还脑洞大开,听见美人儿西施穿木屐走路的声响,居然想出一个绝妙的创意。命人在雕梁画栋的长廊地下挖了一条长长的坑道,埋下一排陶器大缸,上面铺设一层带有弹性的木板,将长廊做成一个奇巧的大共鸣剧场。然后,中国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出场了,只见她身穿五彩的丝绸吴服(和服的前身),脚著精巧的木屐,脚腕和手腕以及腰间,佩戴着小铜铃铛和各种宝玉,在长廊下翩翩起舞,伴随西施的舞蹈节奏,长廊回荡着清脆的共鸣声。。。。。。吴王夫差为之倾倒,并为长廊取了一个文雅浪漫的名字“响屐廊”。“廊坏空留响屐名,为因西施绕廊行。可怜五相终死谏,谁记当时曳(ye)屐声?”这是北宋诗人王禹偁(chēng)的诗《游灵岩山▪响屐廊》,让人感慨中国木屐文化的悠远而伤怀。
春秋时代关于木屐的故事,还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周游列国来到蔡国时被人偷走特大号木屐的记载。北宋类书《太平御览》卷六九八引《论语隐义注》说:“孔子至蔡,解于客舍,入夜,有取孔子一只屐去,盗者置屐于受盗家。孔子屐长一尺四寸,与凡人异。”木屐尺寸大,佐证了孔子身高一米九出头的说法。
到了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人穿木屐已经非常普遍,也有很多故事。汉代的时候,男女均以穿木屐为时尚,东汉都城洛阳,还流行将木屐当做女子出嫁的嫁妆呢!《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延熹中(东汉年号),京师长者皆着木屐。妇女始嫁至,作漆画屐,五彩为系。”东汉女子出嫁穿着彩漆画的、系着五彩的绳带木屐。不仅陪嫁,还在去世后,作为陪葬品。安徽马鞍山市郊发掘出的东汉古墓,是东吴名将朱然与他的妻妾的合葬墓,出土的木屐身小巧精致,木扁上凿有三个较小的孔眼,周身施以漆绘,屐底则装有两个木齿,应该就是朱然妻妾的随葬物品。也正是从古墓中挖掘出陪葬的木屐,才称为打脸日本人的有力证据,我们下面再讲。
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就有曹操穿木屐与中谋士议事的画面。这一时期最有名的木屐故事,非东晋时期著名诗人谢灵运莫属。“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喜欢文学的朋友都知道,这是诗仙李白的长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句子。



所谓谢公屐,就是谢灵运发明的木屐。据《南史》记载,南朝宋永嘉太守谢灵运,作为当时最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为了方便登山,他发明了一种特别的木屐,传到日本后,被人日本人称为“山屐”。哦,是登山的木屐,不是山上的野鸡哟,哈哈哈。李白喜爱的谢公屐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谢灵运经常上山下山,为了保持人体的平衡,在木屐的木板(木扁)底下,前后开凿了两个榫头、插子和两个活动的屐齿,上山的时候,卸掉前面的屐齿,下山的时候,卸掉后面屐齿,这样,穿着这种活络的木屐上下山都如履平地了。许多人知道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达▪芬奇,既是创作了《蒙娜丽莎》著名的画家,也是著名的发明家;却少有人知道,比达▪芬奇出生整整早了一千年的中国人谢灵运,既是著名诗人,也是发明家哟,哈哈哈!
木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盛行,不仅用于出行,像谢灵运那样登山,而且用于家居。在南朝刘义庆的著作《世说新语▪忿捐》中,记载了晋人王述性情急躁的趣事:他用餐时以筷子戳刺鸡蛋,刺之未破,便大怒掷地,鸡蛋圆转不止,王述便“下地,以屐齿碾之。”用木屐踩碎鸡蛋,这个王述还真是个脾气呀!哈哈哈。
到了唐朝以后,西域传入的高筒靴成了流行时尚,木屐逐渐退出中原地区人们的日常足衣,但仍然在南方地区流行,尤其是江南女子。清朝王琦注引《南越志》说:“军安县女子赵妪,着金箱(镶)齿屐。”证明那时江南女子的木屐十分考究,屐齿竟然要镶金!李白有两首诗描写了木屐,他在《浣纱石上女》诗中赞叹道:“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在《越女词》中吟唱道:“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鸦头袜”,一作“丫头袜”,应该是穿人字拖形木屐的特制袜子,后面我们讲日本现代木屐时会说到。如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曾在《与池州李使君书》中以木屐比喻性格:“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



到了宋代以后,木屐因其具有防水、防滑等功能,多用作雨鞋了。《宋高僧传·十九丰干传》:“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宋代张瑞义《贵耳集》,描述了苏东坡冒雨戴笠着屐而归的情景:“东坡在儋耳,无书可读,黎子家有柳文数册,尽日玩诵,一日遇雨,借笠屐而归。”还有一幅《张逵东坡笠屐图》的名画,就生动地画着苏大学士穿木屐的形象。
直到明清以后,在中原和江南地区,木屐是人们作为雨雪天气穿的鞋子,用于防水、防滑、在泥地中行走等功能,被称为“泥屐”。《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中,有一段贾宝玉冒雨看望林黛玉的描写:“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还有,在《醒世姻缘传》第二十五回中,也有“狄员外打了伞,穿了泥屐,别了薛教授回家”的描述。



明清时期,女子缠足之风盛行,小脚女人基本无法穿木屐了。不过,我国福建、广东一带的妇女,因为靠近海边,加上边野蛮荒之地,很多妇女并不遵守裹小脚的习气;加之南方天热多雨,穿鞋容易潮湿得脚气。于是,这一带的妇女仍然与男子一样,平时在家无论晴天雨天都穿木屐。明朝人谢肇的《五杂俎(ju)》对此风俗作了记载:“今世吾闽兴化、漳、泉三郡,以屐当革及,洗足竟,即跣而着之,不论贵贱男女皆然,盖其地妇人多不缠足也。女屐加以彩画,时作龙头,终日行屋中,阁阁然。”
发源于中原的木屐风俗,随着西晋永嘉之乱以及宋朝南迁等多次历史动乱,由大批南迁的中原人带到江西、福建、广东、海南等地区。恰好这些南方地区湿热多雨,夏季漫长,冬季短暂而温暖,穿木屐干爽清凉,走路时不会像穿鞋那样让潮湿的沙土溅污裤子;同时,还会减少因为潮湿引发的“沙虫是食脚”(又称“香港脚”)等皮肤病。作者在广州生活多年,冬天的时候常见一个奇怪的现象:广东人上身穿着羽绒服,却光着脚靸一双凉拖鞋!
江南多以桐木为底,用蒲为鞋,麻穿其鼻。除了两齿木屐以外,古代行军打仗时也会使用平底木屐,以防止脚部被带刺杂草划伤。不仅仅军人如此,平民也往往在路上穿着木屐,防止脚被带刺植物划伤。客家人的木屐多用桐木或其他杂木劈成,把一块约一寸宽的橡皮,变成船篷形,钉在前头即成。旧时女子出嫁,“逻妹子”时,要带一双鞋一双屐去。
清代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称:“今粤中婢媵,多着红皮木屐。士大夫亦皆尚屐。沐浴乘凉时,散足著之,名之曰‘散屐’,散屐以潮州所制拖皮为雅,或以木包木为之。。。。。。新会尚朱漆屐;东莞尚花绣屐,以轻为贵。”清代男女日常家居所穿之屐多无屐齿,以广东潮州一带出产的为上品,由木包木制成,含有微香,着之可除秽气。也有在木屐表面漆,或包裹绣帛、皮革者,多见于女屐。这种无齿之屐,已接近现代的拖鞋。



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梅州的客家人依然有很多人穿,城镇多有专营木屐生意的店铺,生意兴隆。后来,随着制鞋业的发展,各式海绵、泡沫拖鞋代替了木屐。总体来说,木屐文化在中国逐渐式微甚至消失,让位于日本的和服+木屐文化。下面,我们聊聊日本的木屐文化。
日本的木屐文化是活着的中国服饰文化历史
木屐,是日本和服的标配。日本人在出席重大节日、婚丧嫁娶、祭祀仪式、招待贵客等场合穿和服时,一般都要穿木屐;当然,很多时候居家,在花园散步、街上行走,也会穿木屐。我们在影视、摄影等作品中,经常可以看见日本人穿木屐的画面,也难怪世界上很多人、包括我们中国人都误以为木屐与和服,就是日本人固有的文化。并且,现代社会一国群体还经常穿木屐的,也只有日本人,可以说,日本是中国古老木屐文化的活历史。
木屐,在日本又称下駄(音duò)(geta)。木底通常是用桐木或者杉木制成,有很多种类。连歯下駄是指木扁下前后两片屐齿相同的木屐 ,只有一齿的称为“一本歯下駄”。一本歯下駄,主要用于山道的步行,特别是在山中修行的僧侣和山间野宿者。这种一本歯下駄,应该就源自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谢公屐,因为日本人就称之为“山屐”。台面鼻绪的材质自古多种多样,古代常用布包住的麻、棕榈、稻草、竹皮、蔓草、皮革所制,彩色的鼻绪又称为“花绪”。
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几千年,几乎将所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搬回家,然后,结合本国的环境、资源、气候、物产以及民族特性等,消化吸收,不断改进,发扬光大,打上大和民族的烙印。即便在经济、科技等方面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依然固守着很多文化传统,彰显着古老传承下来的文化自信和东方美学。很多源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它们的故乡已经很难寻见了,却依然在日本鲜活生动。遗憾的是,已经变成日本文化的特殊符号,甚至,连日本人自己也忘乎所以、数典忘祖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日本曾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木屐列为日本世界非物质遗产名录,结果被驳回了。因为,教科文组织的专家中,很多人是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的,我们上面说过的关于木屐的历史资料和文学、艺术作品,都能证明中国才是木屐的发源地,日本只是从中国学习过去的;而恰恰在这个时候,中国安徽马鞍山发掘了东吴名将朱然的陵墓墓,出土一双三国时期的漆木屐。在众多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实物的证明下,日本将中国发明的木屐申遗遭到打脸是必然的。



那么,木屐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为何日本人特别喜爱木屐?关于木屐何时传入日本的,目前还没有定论。有说是东汉时期,因为,日本和服就是东汉三国时期吴国人的服饰,至今和服在日本还叫“吴服”;而木屐是与吴服搭配的,所以,推论木屐传入日本,最早可能是在东汉。也有人说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中国的汉字、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很多和尚是喜爱穿木屐的,况且,儒家祖师孔子本人也穿木屐。还有人说是隋唐时期,隋炀帝时日本派了小野妹子带领的遣隋使,开始学习隋朝文化;而唐朝时期,更是先后派出十九次遣唐使,全面学习唐文化。这三种说法都有道理,本人倾向于第一种说法,木屐最早应该是伴随吴服传入日本的,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当然,后世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不断的文化交流中继续学习借鉴也是可能的。再有,即便到了唐宋以后,中原地区木屐已经变成雨鞋,但江、浙、闽、越等南方地区一直传承至今,而这些地区临海,自古直到明清都与日本保持贸易往来,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明治维新之前,木屐文化自然也一直延续至此,应该不会有问题。
在东晋时的志怪小说《搜神记》在,有一段中国古代木屐的描写:“昔作屐,妇人圆头,男子方头,盖作意欲别男女也。”古人用这种方圆造型,象征“天圆地方”的概念。日本的木屐式样,男性也多为方形,妇女也常用圆头。这也佐证了日本木屐文化与中国木屐文化,是一脉相传的。
中国的木屐,为什么特别受日本人的喜爱?并且,这种习惯一直保留至今?宋朝之后,中国的中原人无论男女,基本都换上了布鞋,已经很少木屐了。而在日本,全盘西化的明治维新运动,哪怕是二战时被美国打败,木屐依然穿在日本人的脚上。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日本笃信佛教,和尚爱穿木屐;再如,日本人喜爱传统,将中国传入的服饰文化改造成本民族的文化等等。
但日本人喜欢穿木屐的根本原因,应是因地制宜的选择。日本列岛四面环海,气候潮湿,夏季多雨,一般材质比如布鞋、草鞋、麻鞋、皮鞋等,都容易腐烂,而硬木制作的木屐,就坚硬耐用多了。再则,木屐底部有两个屐齿,既能隔离雨雪,又能防滑,便于行走。至今,日本农民种水稻,还穿着特制木屐在水田行走。三则,木屐没有鞋帮,穿在脚上,干爽透气,比穿着湿漉漉的鞋子舒服多了,还能避免得脚气病呢!
于是,中国传入的木屐变成了日本的服饰习惯,无论春夏秋冬,甚至武士与人格斗都穿在脚上;于是,中国古代的“足衣”变成了日本独特的木屐文化。日本人长期穿用脚趾夹着的人字拖形木屐,一双脚的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是岔开的形状。据说,二战期间,美军占领了一个地方,有很多中国人、朝鲜人和日本人,只要让他们脱下袜子,谁是日本人就能一目了然了!哈哈哈。



日本人爱穿夹脚木屐的习惯延续至今,表现在很多方面,突出表现在是否穿袜子,与环境和场合有关。参加正式场合的时候,和服与木屐是标配,属于近似礼服的装扮,为了表现端正、礼貌,这时在穿着木屐时必须要穿袜子。而像大家都很熟悉的日本夏日祭,女生穿着浴衣时,则可以赤脚穿木屐。甚至,现代日本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鞋店,专门销售夹脚的鞋子;自然,也会配以特定的分叉的夹脚袜子。奇怪吗?这就是生活习惯的力量!
最后说几句,木屐,也成为日本文学的创作题材。比如,日本人大江匡房用汉语写的诗《八月十五夜》,其中有“山屐田衣三五夜。短低帽放游天”的句子;再如,一首名为《宇治拾遗物语・一四・三》的诗中,有“开レ门て相迎たれば,泥が深きと见へて山屐の歯には,泥が事外ついたぞ”的句子;又如,一首名为《中华若木诗抄・下》的诗中,有“下踏の歯の谁ころや桥の霜”的句子。
总之,日本将中国传入的木屐本土化传承至今,成为日本服饰文化的典型符号,而我们自己却渐渐遗忘了。好在近年来作为非遗文化的木屐,我国南方地区的客家木屐、潮汕木屐、海南文昌木屐等有复苏趋势。
 
(特别声明:本文图片来自网络,仅仅用于公益性文化普及。如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谢谢!)
 
 
来源:songnengwang 栏目:他山之石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3-03-05 09:4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