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业之父涩泽荣一“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盘点那些师从中国后来变成日本民族独特文化的内容之十七:算盘

他山之石

Service support

日本商业之父涩泽荣一“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盘点那些师从中国后来变成日本民族独特文化的内容之十七:算盘

       【顶尖原创】作者:聪明岛岛主

       说起算盘,现在算是老古董了,00后出生的孩子已经很少见过,要用计算工具时,他们一般划开手机里的计算器。而在三十年前,我们走进银行、粮站、商店、单位会计室,老远就能听见噼里啪啦的算珠声响;尽管八十年代已经有了从日本进口的计算器,但很多人还是习惯打算盘。人们常说的“你的打算盘打得真好”,语境不同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夸赞对方珠算水平高,另一层意思则是挤兑对方会算计了。



       算盘,由中国古人发明,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人都靠它撑起数学文明,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计算工具。长期以来,中国算盘以其准确、轻便、易学等特点,出现在中国社会的生产、生活、科研等众多场景中,并且传播到世界各地。2008年,珠算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以宋朝为背景的电视剧《梦华录》中,我们看到刘亦菲主演的赵盼儿,在她经营的酒楼里打算盘;在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乔家大院》中,我们看到孙建斌主演的乔致庸,经常盯着手下账房先生打算盘;在以六十年代为背景的谍战电视剧《暗算▪看风》中,陈数主演的数学天才黄依依带领的科学家们,就是用算盘计算出破译密码的海量数据;您也许还不知道,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大量数据,都是用算盘打出来的!



       中国发明的算盘,也叫珠算,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它的历史相当久远,久远到文字产生以前的原始社会。我们的老祖先用结绳来记事,广义上讲,就是珠算。狭义来讲,中国算盘从产生到成熟,大约从2600年前的东周到1000年左右的唐宋,而在明朝达到高峰。关于算盘的发明时间,有很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汉朝说,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人持这种主张。他们的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的著作《数术记遗》,书中收录了十四种算法,其中第十三就称为“珠算”。并用“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来定义。还有,东汉时有个人叫刘洪,被称为“算圣”,传说算盘就是他发明的。

       到了北周时期,数学家甄鸾还对徐岳的文字作了注释,他说:“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株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



       根据东汉徐岳的著作描述和北周甄鸾的注释,我们可以看出:汉代的珠算与现在用的算盘几乎一样了,因此,多数人断定算盘的发明时间应该在汉朝。不过,也有一些学者持怀疑态度,认为此书所描写的珠算,不过是一种计数工具,或者只是简单的算板,还不是成熟的算盘。

      是元、明说,清朝学者钱大昕就认为算盘出现在元朝中期,到明代初期普遍使用。依据是元代陶宗仪的著作《南村辍耕录》,其卷二十九《井珠》中,用当时的谚语来形容奴仆的变化。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曰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

       这段话说得非常形象生动,后人称为“三珠戏语”。把老资格的奴婢比作算盘珠子,拨一下,才动一下,你不拨,她就不动。从侧面也证明,算盘在元朝已经很普遍了。



       三是宋朝说,这不仅有历史文献可考,而且从出土文物中发掘出实物证明。在宋朝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画了一家药铺,正面柜台上就赫然放着一把算盘,经过专家用现代高清相机拍摄放大,画中的算盘基本跟现代的串档算盘很类似了。还有,宋朝末年元朝初年的文人刘因,有一部《静穆先生文集》,其中收录了一首题为《算盘》的五言绝句,诗云:“不作翁商舞,休停饼氐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

       当然,最能证明算盘在宋代已经出现的是考古发现。1921年,河北省巨鹿县有人从宋朝人故宅中,挖掘出一颗木制算盘珠,虽然被水土淹没过八百年,仍可见其状为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盘珠子毫无二致。



       以上三种说法均有一定道理。笔者以为,算盘的发明和发展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应该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随着全国度、量、衡的统一和经济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数学随之得到快速发展,出现了《周髀(bi)算经》、《九章算术》等代表性著作,智慧的古人为了计算方便,逐渐发明和使用了算盘。

       算盘具体产生于什么年代,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这种计算工具产生于中国,在明代已经非常成熟,并且,传播到韩国、日本以及世界就足够了。

       在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间,传说午荣编撰了《鲁班经》,其中对算盘的规格、尺寸等作了详细记录。同时,还出现了根据运用算盘计算的各种书籍,比如,徐心鲁的《盘珠算法》;再如,程大位的《直指算法统宗》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算盘的应用,在中国明朝已经非常成熟,达到一个高峰。特别是程大位,被日本人尊为算神供奉起来,我们后面还会说。



       顺便提一下,算盘作为一种计算器,世界上其他民族古代也有类似算盘的计算器。两千五百年前的希腊人,在大理石板上刻出线条,这种线条具有特殊含义,把一颗颗鹅卵石摆在石板上,计算时不停挪动它们的位置,这大概有中国算盘的雏形;两千多年前的罗马人,在铜板上挖出一条条沟槽,把一颗颗小铜珠放在沟槽里,计算时上下滚动,而且,上面的一颗珠子代表5,下面的四颗珠子表示1,比希腊人进步很多,更有点接近中国代算盘了;还有印加算盘,样子像梯田,但专家至今还不知道如何使用;最接近中国算盘的是俄罗斯人,只不过看上去有点傻乎乎的,他们直接用了十颗珠子,代表1至10,比我们的算盘笨拙多了!哈哈哈。

       笔者在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教孙子们学打算盘,记得那时是从1加1,1加2,一直加到36等于666,如果加到100,得出的数字是5050,看看谁的计算又快又准。到了八十年代初,我在粮食局做团委书记,每年都举办珠算大赛,那时候,打算盘是粮食部门营业员的基本技能。



       算盘文化遗产,影响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打算盘用的加、减、乘、除口诀、九归口诀等,对于孩子学习数学帮助极大;还有很多成语、俗语都来自算盘,比如“三下五除二”、“二一添作五”、“九九归一”、“清盘”等等。

       有人夸张地说:算盘,是中国四大发明外的第五大发明。而研究算盘的基本结构和计算方式,就是最早的计算机模式!不信?您看,它由横梁上面两珠,每珠代表5,下面五珠,每珠代表1,加上“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等运算口诀,还真是计算机的模式呀!如果再算上中国的周易的阴阳二进位,现在的计算机语言,都是我们老祖宗发明的!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曾经说过:珠算,是改变欧美国家数学基础教育的一个突破点。而英国媒体曾评选出101项改变世界的小发明,算盘位列榜首!呵呵,厉害了,我的国!

       可惜的是,算盘,这个中国文化的瑰宝,现在成了老古董,进了博物馆。仅仅过去二、三十年,只有五十岁左右的人,还残留一些记忆,会使用的人越来越少;就算笔者这种以前参加珠算比赛得过奖的人,也把使用方法忘得差不多了,想想真令人唏嘘!



       中国最早使用的计算器,是日本制造的;日本使用的算盘,却是中国发明的。现在,我们中国人很少有珠算培训,更别说全国性的珠算比赛了,甚至,中小学原来的珠算课程被全面取消了,改成了计算机。而日本,却把珠算当成宝贝,全国有大量的珠算培训机构,每年举办珠算比赛,还有算盘节呢!我们中国这个老师发明的算盘,竟然被日本这个学生发扬光大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先说算盘是什么时候传入日本的吧。据推测,中国算盘传入日本,是在江户时代(约1600----1868),也就是明末清初时期,至今已四百多年。那一时期,是古代中日交往的第三个高峰期,(前两个高峰期分别是唐朝和宋朝),以佛教禅宗黄檗宗隐元禅师为首的高僧大德,应日本僧人之邀,东渡扶桑,创建日本临济宗。中国的算盘以及计算方式,就在那个时代传入日本的。

       易中天先生说过:日本民族,是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笔者很赞同这一观点。日本在漫长的古代,如饥似渴地向中国学习,然后,消化、吸收,变成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到了1868年明治维新后,转向全面向西方学习,奉行所谓“脱亚入欧”国策。



       当然,中国的这个日本学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就是坚持所谓的“和魂汉才”原则。意思是保持自己民族的根本精神不变,只要是有用的,就都学过去,然后,不断深入研究,改进,提高,变成自己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甚至,超过自己的老师。看看,日本人像不像有三个大胃的牛?他们是典型的反刍动物啊!

       算盘在明朝传到日本时,普遍使用中国的明式算盘,就是上二珠下五珠。随之,明朝程大位的著作《直指算法统宗》和《算法纂要》出入日本,又极大地推动了日本对算盘的改进。这两部珠算著作于1592年5月刊印出版,于1600年左右传入日本,400多年来,经久不衰,被誉为“珠算之父”。日本人非常崇拜程大位,将他视为开“和算”之先河的“算神”供奉起来,每年8月8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算盘也是一样。日本改进了中国算盘的上二珠,下五珠的设计,改为上一珠,下五珠设计。因为,上面两珠每一珠代表5,两珠代表10,实际操作中,上面只需要一个5就够了,因为下面有五个代表1的珠子,根据“逢九进一”的进位原则,日本“和算”删繁就简,去掉了多余的珠子。逐渐形成日本现代算盘,叫做“十露盘”。而现代日本的算盘,均为一▪四珠算,算珠的纵截面不是扁圆形,而是菱形,尺寸小而档数较多。在计算方法上,普遍使用“商除法”,而不是“归除法”;同时,为了乘、除位数一致,改用“隔位乘”。这些算盘的专业术语,无法展开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学习一下珠算。



       中国明代算盘和算法的引进,对日本古代数学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不仅如此,在思想方面,精神层面,也对日本现代化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本文标题,日本商业之父色泽荣一曾经说:“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来自中国的《论语》,是经营理念;来自中国的算盘,是计算工具。

       色泽荣一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人物,他第一个随团探访欧洲,第一个创办实业,被尊为日本商业之父。他在晚年写了一本书名叫《论语与算盘》,提出以孔子的仁义道德为经营思想,主张“义利合一”。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孔子的名言,在中国家喻户晓。语出《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这一篇涩泽荣一反复研读了,并且,用当时国际视野来解读。他认为:一个国家要强盛,必须有商业,有了商业,才能增加税收,增强国力;而经商必须赚钱,但赚钱不能不讲道德而只是唯利是图。中国宋朝就是教训,一些道学家只讲义,而不讲利,国家不能强盛,就被蒙元打败了。(《论语与算盘》P102)



       色泽荣一在《论语与算盘》第一章“处世与信条”,第一节“《论语》里的经商之道”中说:“算盘,因为有了《论语》,打得更好;而《论语》加上算盘,才能让读者悟出真正的致富之道,它们二者息息相通,缺一不可。”2020年,由上海广播电视台主持人、留日分会常务副会长吴四海担任总策划、制片人,兼主持人,制作的八集系列纪录片《论语与算盘》,在上海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引起热烈反响。

       关于《论语》,以及儒释道三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会在本系列后面的文章专门讨论,我们继续讨论算盘。虽然,在电子科技方面的研究开发,日本比中国早了几十年,至今很多尖端技术还领先世界;但是,日本却一直把珠算当做瑰宝保留下来。

       在国家层面上,日本教育部门非常重视珠算,要求小学生从三年级起必须学习珠算;在宣传方面,有专门的珠算媒体,报纸、网站、刊物等等;在课程方面,日本约有4.3万名学生在私立学校学习珠算,专门的珠算补习班也不下5万个;在就业前途方面,日本一些企业把珠算水平作为招聘条件之一。让人感动的是,有些珠算班居然开了六十多年,祖孙三代都在一个珠算班学习过,珠算,已经成为一个家族传承!



       您可能会好奇,现在手机都自带计算器,还学珠算有什么用?作为一种计算工具,算盘确实已经过时了,但是,日本开展珠算学习有其特殊的目的。既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脑力和双手的灵活性,开发孩子的智力。

       可不是吗?在训练珠算的过程中,脑子想着数字,眼睛看重算盘,双手打着算珠,这种脑、眼、手并用的过程,对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智力教育方法!不仅如此,学习珠算,还有利益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记忆力,比沉迷于手机游戏好太多了!

       为了纪念中国算神程大位,每年8月8日是日本的“算盘节”(そろばんの日)。这一天,人们会穿上“算盘服”,唱着“算盘歌”,举行盛大的游行庆祝活动。也是在这一天,日本会举办隆重的珠算冠军大赛,来自全国各地超过500名以上的选手参赛,年龄最小的八岁儿童,最大的年过花甲。同时,各道府县和大企业,也会举办珠算比赛。



       2019年8月8日,在日本京都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全日本珠算冠军赛。比赛中念题人以双倍语速念出数字,每一串数字都连到一起。16岁的参赛者广岛高中生上野大辉,只用了几秒钟,就高举右手,准确地报出16位数字之和,夺得冠军。

       我们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瑰宝,日本学过去做成了节,如筷子节、算盘节等等;做成了道,如棋道、茶道、花道等等。而我们自己却不珍惜,很多都被遗忘了,抛弃了。想想,真的令人叹息啊!

       人脑,是用进废退的。过去,在没有计算器的时代,人们除了用心算、口算,就是打算盘,购物双方反应都非常快。现在呢,一些超市、门店的营业员在收银时,再简单的商品总额和找零,都要使用计算器。



       其实,全世界都非常重视算盘的重要作用。2002年,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成立大会召开;2003年12月16日,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在香港召开世界珠心算鉴定标准和通信比赛办法研讨会,将每年8月8日定为“世界珠算日”。这大概与日本算盘节有关联,日本全国珠算教育联盟于1968年开会,确定每年的8月8日为“算盘节”(そろばんの日)。

       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兴起珠算热,韩国也在2002年以后重新掀起珠算热。值得庆幸的是,作为算盘的故乡,我国也开始重视珠算文化。2019年,教育部颁发了一个文件,专门对珠算未来进行了回答,提出要把珠算交给负责义务教育阶段的修订组来研究;并且,在中国珠算非遗、教育师资培训、权威鉴定机构和标准、全国和各地区的珠算培训、比赛等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大进展。

      (参考资料
       1.张廷玉等:《明史》
       2.韩祥临:《算法统宗》对和算的影响。
       3.金萍 、丁祖荣:程大位及《算法统宗》新探。
       4.郭世荣:《算法统宗·算经源流》及其学术价值。
       5《中国历史集锦》、维基百科等。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来源:songnengwang 栏目:他山之石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11-04 10:2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