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上的古今建筑,都承载着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古代皇城建设的文化内涵之五(上)

非遗传承

Service support

北京中轴线上的古今建筑,都承载着大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古代皇城建设的文化内涵之五(上)

      【顶尖原创】 作者:公孙龙的马

      城市,在现代是一个词,大家都能理解,什么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什么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等等。而在古代,城市,是两个词,由城和市构成,城是城,市是市,不会混淆不清的。城,是指由城墙和城门圈起来的集中居住区,可以打开,也可以封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集中和防御,也是中央和地方政权的象征;市,是指交易的场所,也叫市场,是开放的、自由的、活跃的、繁荣的所在。

      北京是城,而且是皇城,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辽代的南京,元、明、清三代的都城,也是新中国的首都。老北京从内到外由宫城、皇城、京城(内城)、外城四层城圈构成,其特点就是由城墙和城门构成的聚居中心,壁垒森严,庄严肃穆,恢弘大气,内涵丰富,象征性强。所有宏大的地标性建筑,都是国家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形象,承担着国家的功能,凝聚着民族智慧,传承着建筑文化,彰显着时代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我们一起来盘点北京中轴线上的古今著名建筑,“五•一”、“十•一”去北京旅游的时候,您就多了一些谈资,显得倍儿有文化!

      在本公众号“古代建筑的文化内涵系列”前几期的文章中,我们谈到了北京中轴线文化的基本思想,今天,再对其方位布局的基本原则做简要回顾。古代中国以北为尊,从北极星起往南沿着子午线(经线)画一条竖线,就是北上南下的中轴线,皇帝的御座就设置在这条中轴线的正中间,面南而坐,也就是古书上常说的“南面称王”,大臣们面北而拜,就是所谓“北上南下”。

      为什么古人以北为尊呢?这来自于西周天人合一的理论。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像一口倒扣下来的大锅;地是方的,像一面正方形的围棋盘。大锅圆周外面的边角地域,那是东、南、西、北四个海。于是就有了海内海外之分,凡是住在海内的地方,叫普天之下和率土之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人还认为,天上和地下都有皇帝,天下是由上天派自己的嫡长子来管理的,皇帝就是所谓的“上天之子”,简称“天子”。天上呢,当然也有宫殿,位置就是在北方夜空中的北斗七星围着旋转的那颗北极星,叫做紫薇星,于是,天上就有了紫薇宫;人间呢,皇帝既然是天帝的儿子,他居住的宫殿相应就叫紫禁城,这叫“天上紫薇宫,人间帝王城。”研究发现,按故宫建筑的排列画一条连线,就是北斗七星的图案。这座京城,就建造在从南到北的垂直经线上,即北京中轴线,是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于1951年提出来的。因为老北京的所有街道都是按照南北东西方向笔直设计的,所以,向北京人问路,他会告诉你往南、往北或者往东、往西走;而在南方的上海等城市问路,由于路是弯曲的、蛛网般交错的,南方人会告诉你往左走,还是往右走,很难说清从南西北。

      在北京中轴线上,由内向外有宫城、皇城、京城(内城)、外城四个城圈,各种建筑群成比例、以矩形排列,除了北京故宫,在皇宫内城紫禁城的南北大门的外面,还有很多古老建筑和现代建筑,这就是本文要讲的北京中轴线上的古今建筑。 北京中轴线上的古代建筑 中国古代皇城建筑的布局排列是有明确规范的,就是所谓“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具体来说,在故宫南大门后面,是朝堂,主要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这是皇帝办公的地方;接着是众多后宫,是皇帝与嫔妃们的起居之所;南门靠左边也就是西面,是社稷坛,右边也就是东面,是皇家祖庙。皇宫的北大门神武门的外面,有大高玄殿、万寿山,还有市场、钟鼓楼等等。中国古人崇拜上天和祖先,所谓“国之大事,惟祀与戎。”意思是祭祀与打仗,是国家最大的事情,明、清两代皇帝,每年都会按照既定的时间和礼仪出宫,参加祭祀祖庙、社稷、日坛、月坛等,每年春天还要亲自耕种,这是农耕民族天子劝农的传统。皇帝难得出宫,出门更是非常讲究仪式感的,出兵打仗要走西北的德胜门,回城要走正南的大门正阳门,即便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要走北边的神武门,疲惫回京后,依然要走南面的永定门,后进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午门入进入紫禁城。下面,我们由南到北一一盘点一下北京城曾经有过的建筑。

      为了形成大体轮廓,先看总体布局:北京中轴线南起外城永定门,经过京城大门正阳门,接着是大明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穿过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坤宁宫、神武门,越过万岁山万春亭,寿皇殿、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这条中轴线连着四重城,即外城、京城、皇城和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梁,鲜明地突出了九重宫阙的位置,体现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独尊”的思想。

      前面说过,北京作为元、明、清三代的都城,曾经有宫城、皇城、京城、外城组成的四道城圈,有城就有门,北京最南端有外城城门,叫永定门,进了永定门,沿着中轴线笔直往北走,分别又有正阳门、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坤宁门、天一门、承光门、顺贞门,然后,再从神武门出了皇宫,接着北上门、景山门、寿皇门、地安门。。。。。。老北京城的主要建筑都在这条中轴线上,我们从南往北一一简述。

     1.永定门

      永定门,曾经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南端的七座大门中最正中间、最大的城门,这座大门连同外城修建时间长达两百多年!1564年,明朝的嘉靖皇帝为了抵御逐渐强大的外敌蒙古人,决定在京城以外,再修建长达28公里的外城,以便在皇城以外再形成坚固的两道防线。可是,由于财力有限,只建起了一部分城墙和一座永定门;到清朝的康熙南巡时,还没有瓮城和箭楼,直到乾隆时期,瓮城和箭楼才建起来。一座外城和城门,历经两代王朝,两百多年才建成,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2.天桥

      说到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不得不讲天桥,这个地名从相声大师侯宝林、郭德纲等人口中,让大多数外地人耳熟能详,是北京古老的曲艺发祥地。天桥,这个地名,是否有座桥?怎么现在看不到了?

      根据《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永定门大街,北接正阳门、井三,有桥曰‘天桥’。”原来,永定门的后面左右,分别是天坛和先农坛,接着就是珠市口,天坛与先农坛之间,被一条小河沟阻隔,为了让皇帝祭祀天地方便,就在这条小河沟上修建了一座汉白玉的石拱桥,雕刻精美,非常壮观,由于是天子走过的桥,故得名“天桥”。桥下那条小河沟呢?因为形似胡须,皇帝是真龙天子,就顺势叫做“龙须沟”了,北京著名作家老舍的著名小说和话剧《龙须沟》,就是以这一带为背景创作的。

      在清朝末年,达官显贵都住在北城,对南城的管控相对宽松。而这一带地域空旷,百姓就来此摆摊设点,随便搭个棚子栖身;由于这里接着河北,还有山东进京打把式的、唱戏卖艺的、山东曲艺的,于是,白沙写字练摊的相声也诞生了。天桥经过几次拆建,到1934年彻底拆除,桥不在了,但这一带却越来越繁华,每天都有几万人到此游玩,茶馆、酒肆、说书、唱戏、讲相声,逐渐成了老北京曲艺的文化符号和地标,至今北京德云社还在这里开着相声剧场。

      3.大栅栏

      在北京永定门后面,正阳门的外面,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有一块北京中轴线上的繁华地带,叫做大栅栏。老北京有句顺口溜说:“看玩意儿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儿)。”“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那时候北京的南北城中间隔着皇宫,老百姓不能直接穿过去,只能在正阳门外面分别往东、西两侧绕行,因此才成为人流集中之地。

      大栅栏的由来,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北京晚上七点到早上七点都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 据清代《钦定令典事例》中记载,雍正七年批准设外城栅栏440座,乾隆十八年批准设内城栅栏1919座,皇城设内栏196座。大栅栏原是廊房四条,因为这条胡同的栅栏制作出色,保留长久,而且又大一些,逐渐为京城所瞩目,所以,大栅栏就成为这条胡同的名称了。

      外地人来到大栅栏常常读本音,而北京本地人读作Dà shí làn r,后面的r是儿化音,这是区别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一个标志。外地人不明白,明明就是大栅栏嘛,而且,地名来源也与大栅栏相关,为什么要读作“大什烂儿”?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同样的汉字,在各地有特别的读音,肯定也有特别的原因。比如,广州的车陂的“陂”字,在北方方言中读“皮”音,如武汉的黄陂区,就读作“pí”;而广东话中车陂读作,“chē bēi”,这里的陂,表示水岸的意思。

      大栅栏的读音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原因。清朝的官帽叫做“顶戴花翎”,顶戴上面镶嵌有珊瑚,而大栅栏这一带集中加工珊瑚,珊瑚在蒙古语中的发音就是shí làn r,为了区别其他几处叫大栅栏的地名,北京人干脆用了蒙古语发音叫做Dà shí làn r了!至今,大栅栏还是北京非常繁华的地带,很多外地游客都来这里买老字号特色产品。 

      4.正阳门

     正阳门,俗称前门楼子、大前门等,元朝的时候原名叫丽正门,是北京卫城的正南门,京师老九门之一。1267年,元世祖孛儿只斤· 忽必烈为了“南临中土,控御四方”,迁都燕京,即后来的北京,历时九年大兴土木建成元大都,其中南大门叫做“丽正门”。而“丽正”之名,取自《周易·离卦》中“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天下”之意。1406年到1421年,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北京营建皇城,将元大都(朱元璋打败蒙古人后改为北平府)的丽正、顺承、和文明三门随南垣南移了一千多米,并沿用旧名。到了1436年明英宗朱祁镇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修,1439年完工后,将“丽正门”、“文明门”、“顺承门”、“齐化门”和“平则门”五座城门,分别改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和“阜成门”。

      正阳门作为天子的正门,其象征意义巨大,几百年来发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难以一一讲述。但是,有两个历史瞬间不得不说说。

      第一个瞬间是清朝末年,西方使节进北京朝见中国皇帝,却不肯下跪。怎么办呢?大臣们就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让使臣们从正阳门进入,一路步行经过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两侧站满威严的武士,希望经过漫长的步行和一重重的大门打开,西方使臣会看见东方皇帝的威严内心胆怯,加上走得疲惫不堪而自己瘫软跪下。

      第二个瞬间是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从北面的神武门仓皇出城,先逃到山西,后逃到陕西。到了1912年1月终于在签署丧权辱国条约后回到北京,天子和太后的队伍依然没有忘记从南面的正阳门沿着中轴线进宫。可是,正阳门城楼和箭楼都被大火烧毁了,只剩下底座和门洞,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复原。大臣们为了不让皇帝和太后伤心难过,就请来红白喜事时最会搭建临时棚子的彩子李,用木头、彩绸子、彩绳子临时搭建了一座假的正阳门城楼,总算糊弄过去。被毁坏的大前门,直到五年之后才修复。

      5.中华门

      中华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北京故宫皇城的南门,与正阳门、天安门不同,它不是城楼,而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砖石结构建筑。建成之后,一直享有“国门”的地位。明代大学士解缙为此门题联云:“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改名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名为“中华门”;1952年为扩建天安门广场,在苏联专家的建议下于1954年被拆除,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在其原址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关于中华门,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大清门的匾额是石头作的,青金石琢制成字,镶嵌在石中。中华民国成立后,选定了1912年10月9日(辛亥革命一周年庆典的前一天)将大清门更名为中华门,本想把石匾拆下翻用背面刻上“中华门”即可,可是,将石匾拆下后发现里面竟是“大明门”三字,原来清人早在二百多年前就已想到了这个办法,真是君子所见略同啊,哈哈哈!没法子,只好重新赶制了一块木匾,由京兆尹王治馨题写“中华门”匾额,挂于檐下。大清门匾由文化部社会文化事务管理局保存,后移交首都博物馆。

      6.天安门

      天安门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明成化元年(1465年),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由蒯祥设计并领衔重建了承天门。此次重建后的承天门,只是由原来的东西宽5间、南北进深3间,扩大为宽9间、进深5间,形制上由原来的牌坊式改建成宫殿式。承天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是当时北京城里最大、最高的一座门楼。本次重修,也奠定了天安门的形制。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再次被毁,次年再次重修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世祖福临下令在原址废墟上大规模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康熙年间又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修缮;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洗劫并炮轰天安门。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十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天安门位于北京市皇城中轴线上,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天安门城楼长66米、宽37米,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举行盛大的开国大典。 毛泽东率领党、政、军和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负责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在明清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但也有两个例外,除了皇帝,还有其他人可以出入。一个是皇帝大婚,迎娶皇后,可以从天安门大门进入,但进了九重宫阙后一生都不可能再离开。另外就是每次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以后,会举行殿试,由皇帝亲自面试并决定前三名,以示他们都是所谓“天子门生”;皇帝决定了“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三甲人选后,这三个人可以披红戴花堂而皇之地从天安门走出皇宫。如今,除了国家举行重大的阅兵式,天安门城楼可以对外开放,供世界各地游客参观游览。

      7.午门

      午门,是北京故宫紫禁城的正门,平面呈“凹”字形,其形制与南京故宫午门一致,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由于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午门上部为门楼一座,两翼俗称“雁翅楼”,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春明梦余录》上说:“午门即俗所谓五凤楼也。”《明一统志·庐州》记载:“五凤楼在府城上。唐天祐中,张崇筑城创楼,凤集其上,因以纪瑞。”五代时,梁太祖曾在洛阳重修五凤楼、朝元殿。这时已有命名为五凤楼的建筑物和城楼。至于成为宫城门楼的名称,则见于《宋史》的记载:在西京洛阳有“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步。城南三门,中曰五凤楼”,并注:“因隋唐旧名”。可见明清也把午门称为五凤楼,当是从隋唐、宋代流传下来的“五凤楼”,有什么文化寓意呢?因为,古人将天地方位都用五行表示,所谓左青龙(东方,属木,青色。),右白虎(西方,属金,白色),前朱雀(南方,属火,赤色),后玄武(北方,属水,黑色),中间是黄龙(天地中央,属土,黄色,也是皇宫颜色的来历)。北京社稷坛上,就供奉着五色土,表示一统江山。

      关于午门的故事也很多,流传最广,也最易被人误会的是影视剧中皇帝的那句台词:“推出午门外斩首”!于是,很多人都以为古代皇帝杀人是在午门外面,其实,这是最大的谬误。古代京城里杀人,不是在午门,而是在菜市口;并且,审案判处死刑有严格的流程,需要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联合会审,然后上报皇帝打勾,叫做“勾决”,才能执行死刑;皇帝虽然手握最高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也不能随意开金口杀人。当然,明代皇帝朱元璋不信任大臣,取消了丞相制度,还开了乱杀功臣的坏例子,当然,即便乱杀,也需要罗织罪名,哪怕罪名荒唐可笑,也必须走三法司会审的流程。明朝后代皇帝与大臣们一言不合就大屁股,叫做“廷杖”,很多坚持真理、直言犯上的大臣被活活打死,而廷杖的地点,就在午门外。——这大概就是推出午门外斩首的来历。

      进入午门后,就是端门,然后,就是九重深宫就是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本文不再赘述。而从故宫北面的神武门(玄武门),就是皇家后花园景山(万寿山)和西面的大高玄殿,接着是北安门,是寿皇殿,接着是钟楼和鼓楼,再出了地安门,中轴线北面就没有古代建筑了。

      (未完,待续)

来源:songnengwang 栏目:非遗传承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2-03-24 19: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