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非遗:如何坚守传统手艺留住记忆

非遗传承

Service support

海南的非遗:如何坚守传统手艺留住记忆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据了解,海南目前有82项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的非遗项目,其中33项属于传统手艺范畴,都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日前,记者走访了省内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和代表性传承人,关注海南传统手艺的现状与传承。

29.jpg

黎族织锦培训老师刘伟童(左二)在指导昌江黎族自治县学员学习提花技艺。 海南日报记者苏晓杰摄

黎族手工技艺薪火传承

6月5日下午4点30分,位于东方市东部山区的东河中学放学后,30多位来自初一和初二各个班级的女生,陆续走进“黎锦班”教室,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省级非遗传承人符庆香和另外两位市级传承人的指点下,学习纺纱和布线等黎锦织造基本技艺。

在该市大田中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符林早等人每周也有两天走进校园,手把手地向女孩们传授黎锦织造技艺。东方文化部门还在大田镇开辟了染料植物种植基地,从源头上确保染料的可持续性和黎锦的纯正性。

东方是海南岛黎族美孚方言的主要聚居地。东方市文化馆副馆长王秀蓉说,在黎锦传统的纺染织绣四大技艺中,美孚方言的织娘们不但懂得用采集来的海岛棉,手捻或脚踏纺纱机纺线,还擅长利用植物天然色素给棉线染色,特别是她们的“絣染”技艺,其复杂性和独一性总能给人带来非同寻常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此外,黎族哈方言织锦丰富多样的图案、杞方言织锦艳丽奢华的色彩、润方言独有的“双面绣”以及赛方言简约而不失细致的纹饰,都彰显了黎锦织造工艺之美。

让人欣慰的是,一些市县文化馆或群艺馆建立的黎锦技艺传习所,正在使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掌握纺染织绣四大技艺。有些市县甚至将黎锦制造工艺的传承与扶贫、就业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增收,如昌江黎族自治县劳动就业局在七叉镇大仍村培训中年织女,已有160人次接受专业人士的指导,提升织造技艺。

大仍村还有藤编工艺在当地远近闻名,而且掌握这项技艺的都是黎族妇女,有25人之多。47岁的陈桂红是昌江藤编的传承人,她和姐妹们一起,在沿袭母亲教授的技艺之外,还别出心裁,用黑泥将部分白色的藤条染成浅黑色,然后在藤筐或藤篓上,编织出人纹或动物纹等黎锦上的纹饰,增加了藤编的美感。

陈桂红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过去她们的藤编作品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存放衣物,储存大米,或搁置刀具,以后如果有市场,可以考虑作为工艺品出售。

昌江是海南非遗项目的“富矿区”之一。当地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是国家级非遗项目,由于石碌镇保突村的国家级传承人羊拜亮年事已高,附近孔车村的省级传承人、现年58岁的张色太担当起了向年轻一代传授制陶技艺的责任。

6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张色太家里,只见她站在院子里的一张桌子边,用木条、蚌壳和卵石等简单的原生态工具,熟练地盘筑泥条,准备制作一个陶锅。旁边还有几个正在晾晒的陶坛、陶罐和陶瓮坯体,看上去很拙朴,不日即将一起露天烧成。

农闲时,张色太就会配合县里文化部门的安排,培训当地的中青年妇女学习制陶技艺。这些年,跟她学习的人已有200多人。

“四雕”以艺术形式展示海南风情

海南的椰雕、木雕、石雕和贝雕,别有历史文化况味,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口市龙塘镇的木雕和石雕工匠,还一度进京参与人民大会堂的建设。目前,“海南椰雕”和基于木雕技艺的“花瑰艺术”,已经是国家级非遗项目。

2016年底,海口椰雕传人张型富先生,荣膺第一届“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的美誉,在此之前,他已经在海口和儋州两地传授了一大批弟子,甚至有外国留学生向他学艺。

在“椰子之乡”文昌,也有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加入这一行业,学习这一技艺。

6月8日,记者采访了海南椰雕省级传承人、文昌东郊的符史琼先生。今年72岁的他,青年时期就跟父亲学艺,至今从艺将近半个世纪。

“这是个细心活,也是个辛苦活,过去没有几个年轻人坐得下来,学得下去。”符史琼说,“幸运的是,我的两个儿子愿意学,也在以此为业。”

符史琼开了两家椰雕加工厂,带出了20多位学徒。他相信,与产业结合,椰雕技艺传承的路会越走越宽。

符史琼还告诉记者,他正在家乡修建一座椰雕博物馆,今年10月就可以向外开放了。

此外,一家民企正在经营和传承的贝雕技艺,也在以艺术的形式向外界展示海南岛的海洋文化风情。

31.jpg

昌江七叉镇大仍村的黎族藤编传承人陈桂红在编织。 海南日报记者苏晓杰摄

美食也是非遗若成产业更易传承

说到传统手艺,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那些悦人眼目的工艺品,却往往忽略了与自己日常饮食息息相关的烘焙、烹调技艺——厨艺,而在以新鲜食材为灵魂的琼菜系统中,获取优质食材又是重中之重。譬如,海南传统名菜“文昌鸡”,要想做好一只文昌鸡,先要养好、养对一只文昌鸡,因此,“文昌鸡养殖与烹调技艺”已经成为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正宗文昌鸡的养殖与烹调,有着独特的方式,其传承的样式也很特殊——家族式。有着83年传承历史的海南“中华老字号”——沿江鸡饭店,负责人符国鑫就是这一非遗项目的第一位传承人,2012年他去世后,其儿子符之望于2014年成为传承人,文昌鸡的养殖、烹调技艺,在这对父子之间完成了传递。

海南粉(包括琼北的各种腌粉和琼南的陵水酸粉)、琼式月饼、鹿龟酒、海盐,以及蜚声岛内外的福山咖啡,它们的制作工艺,其实都是手艺活,都有着其传承的历史。

省非遗中心非遗保护部主任陈佩研究员告诉记者,民以食为天,饮食类非遗项目即使不刻意保护,人们也会自发地去学习相关技艺,如果它们形成产业,就更容易传承和发展下去了。

黎族的酉并酒酿造技术也是省级非遗项目。在黎族地区采访时,那些资深的酒娘们告诉记者,口感更加香醇的酉并酒,往往是用黎族土陶器皿酿造的,在陶甑里蒸熟山兰米饭,然后在陶坛或陶缸里发酵,这样的酉并酒本身就有几个“不容易”——不容易喝到,喝了不容易醉,醉了不容易忘记。

32.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保亭中学教授学生织黎锦。 海南日报记者武威特约记者黄青文摄

黎锦织造技艺后继有人

6月7日,记者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七叉镇大仍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采访时,发现给织女上课的老师,竟然是两个年轻人——刘伟童和黄秀珍,她们来自五指山市畅好农场一个黎族杞方言村落番慢村,其中刘伟童还是一名90后大学生。

今年28岁的刘伟童告诉记者,她从8岁开始就喜欢上织锦,当时妈妈觉得她还小,叫她先好好读书。但她不死心,就跑去通什镇报芭村外婆那里偷学,10岁时就能织成布匹。

2000年,有外地人到村里收购黎锦,刘伟童一件2米长、35厘米宽的布匹,卖了15元。这让她觉越发痴爱自己民族的工艺。

刘伟童不断学习织锦技艺,奶奶、母亲、姑姑都是她的“老师”,五指山市文化馆一有培训,她只要知道就会赶去向有经验的织女讨教。刘伟童的姑姑刘香兰,是一位国家级传承人。

生活和成长在一个织锦世家,耳濡目染,让刘伟童和两个姐姐刘伟娇、刘伟茹从小就接触和掌握传统织锦的技艺。刘伟童后来入读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慢慢地能够用电脑设计黎锦图案,并将图案放大,打印出来,照着纸张织锦。

2013年,刘伟童毕业后回到村里,跟大姐刘伟娇一起从事黎族服装设计和加工,每年都能接到一些单位出于聚会或演出需要的订单。

今年5月底,她和同村的黄秀珍接到邀约来昌江,从6月1日开始,对大仍村的80名中年妇女进行黎锦织造技艺提升培训。

“你是杞方言的,这里是哈方言,织锦图案不同,可能手法也不同,会不会搞乱了?”记者问。

“不会,因为黎锦织造的基本技法是一样的,而且,不同方言区的黎锦图案,历来都互相借鉴和采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刘伟童自信满满地答道。

说到黎锦的市场前景,刘伟童很有想法,她觉得传统织锦虽然很美,观赏性强,很多游客只是看一看和拍拍照,很少有人会花大价钱购买,但是黎族服装就不一样了,实用性较强,有市场需求。

札记

非遗保护项目如何发展壮大? 守艺—传艺—兴艺

国家对传统工艺越来越重视。去年初,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由国务院发布后,各地文化部门和民间社团组织,甚至是个人,对本土传统工艺的挖掘、抢救、传承和发展工作,日渐火热;政府在资金、政策上的支持,也日益加强。

就手工艺层面而言,手艺人如何在“守艺”“传艺”的同时,又能“兴艺”,不让非遗项目永远生活在保护之下,而是能够走向自强?这是很多传承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曾经为昌江黎陶和国家级传承人羊拜亮拍过纪录片《泥中有我》的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谭红宇说过,凡是被保护的对象往往都是脆弱的,文化遗产一旦进入博物馆、展览馆,基本上离“死亡”也就不远了。

因此,早就有人主张和实施“活态保护”。比如黎族织锦,五指山市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促进会10多年前,就有意识地发动市区周边太平村的黎族村民种植黎锦的原料植物——海岛棉,让农民有收入,织锦有后续资源;东方市文化部门2013年则开辟了148亩的染料植物基地,产量较大的苏木、假蓝靛、苎麻、野板栗等物种,为环保、生态的植物染色提供了安全的染料。

两地的这两个动作,为复兴“纺”“染”两大工艺和最终织造出传统意义上的黎锦,可以说是奠定了基础。

然而,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地传承与发展,这些行动还远远不够。因此,国家的振兴计划还宏观性地要求加强统筹协调、落实支持政策、加强金融服务和鼓励社会参与。

省非遗中心非遗保护部主任陈佩研究员认为,非遗保护要走向良性状态,还需要微观层面的配套政策,尤其是对相关企业要有税收方面的支持,帮助文化资源有效地向经济资源转型,因为文化产品要获得市场认可,进入盈利模式,需要时间和环境。

诚然,产业化是非遗保护的最佳状态,是非遗项目走向自强的必经之路,只是这过程往往很漫长。即使是比较容易产业化的文昌鸡、福山咖啡,从品牌的塑造到利润的产出,一家家民营企业走过太多坎坷之路,更有不少“前浪死在沙滩上”。

不过也有人表示必要的担忧:利益驱动固然能达到“雨露均沾”的良好状态,也会带来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现象,届时如何保证传统工艺的纯正性?当然这是后话,又涉及到规范和监管的问题了。

来源:songnengwang 栏目:非遗传承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1-08-05 16:31:33